inline 关键字可以只在函数定义处添加,也可以只在函数声明处添加,也可以同时添加;但是在函数声明处添加 inline 关键字是无效的,编译器会忽略函数声明处的 inline 关键字。也就是说,inline 是一种“用于实现的关键字”,而不是一种“用于声明的关键字”。
尽管大多数教科书中在函数声明和函数定义处都增加了 inline 关键字,但我认为 inline 关键字不应该出现在函数声明处。这个细节虽然不会影响函数的功能,但是体现了高质量 C++ 程序设计风格的一个基本原则:声明与定义不可混为一谈,用户没有必要、也不应该知道函数是否需要内联。
更为严格地说,内联函数不应该有声明,应该将函数定义放在本应该出现函数声明的地方,这是一种良好的编程风格。
在多文件编程中,我们通常将函数的定义放在源文件中,将函数的声明放在头文件中,希望调用函数时,引入对应的头文件即可,我们鼓励这种将函数定义和函数声明分开的做法。但这种做法不适用于内联函数,将内联函数的声明和定义分散到不同的文件中会出错,请看下面的例子。
main.cpp 代码:
#include 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//内联函数声明 void func(); int main(){ func(); return 0; }
module.cpp 代码:
#include 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//内联函数定义 inline void func(){ cout<<"inline function"<<endl; }
上面的代码能够正常编译,但在链接时会出错。func() 是内联函数,编译期间会用它来替换函数调用处,编译完成后函数就不存在了,链接器在将多个目标文件(.o
或.obj
文件)合并成一个可执行文件时找不到 func() 函数的定义,所以会产生链接错误。
内联函数虽然叫做函数,在定义和声明的语法上也和普通函数一样,但它已经失去了函数的本质。函数是一段可以重复使用的代码,它位于虚拟地址空间中的代码区,也占用可执行文件的体积,而内联函数的代码在编译后就被消除了,不存在于虚拟地址空间中,没法重复使用。
内联函数看起来简单,但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,从代码重复利用的角度讲,内联函数已经不再是函数了。我认为将内联函数作为带参宏的替代方案更为靠谱,而不是真的当做函数使用。
在多文件编程时,我建议将内联函数的定义直接放在头文件中,并且禁用内联函数的声明(声明是多此一举)。
联系信息:邮箱aoxolcom@163.com或见网站底部。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注册
社交帐号登录